及时送救助织牢保障网(有温度的举措暖民心的行动)
 日期:2023-01-16   浏览:699   来源:瑞金红色教育培训  返回列表

核心阅读

近年来,江西省不断探索健全城镇困难群众帮扶机制:走访摸排,搭建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分类施策,精准帮扶不同困难程度群众;长效救助,帮助有劳动能力困难群众顺利就业……在一系列帮扶措施的支持下,江西有效解决了全省88.61万名城镇困难群众“两不愁、三保障”等问题。

近年来,江西省不断探索健全城镇困难群众帮扶机制,努力让每一名城镇困难群众的生活不仅要过得去,更要过得好,有效解决全省88.61万名城镇困难群众“两不愁、三保障”等问题。

如何发现——

及时走访主动发现

大数据织密保障网

2021年底,萍乡市莲花县琴亭镇永安社区居民刘阿兰不幸患上子宫癌,一年医疗费20余万元。儿子上中专,丈夫在县水泥厂打工,月收入3000元,支撑不了日常支出。正当全家无助之时,当地政府送来特别救助金,还帮她家提高了低保保障标准、增加了保障人数,解了刘阿兰的燃眉之急。

原来,刘阿兰自付高额医疗费用后,社区工作人员在县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收到预警,随即入户摸排,发现刘阿兰家只有她一人享受低保,其丈夫收入无法支持全家开销。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社区立即启动城镇困难居民生活救助措施,将其丈夫、儿子纳入低保救助范围,并帮她申请了特别救助。

怎样让每个“刘阿兰”都感受到政府的温暖?

“铁脚板”搭建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之间的桥梁。南昌、新余、上饶、景德镇等市将走访、发现困难群众列入社区党组织重要工作内容,建立党员干部到社区、到困难群众家中报到制度。赣州、宜春、鹰潭等市在城镇社区以居民小区为基本单元设立网格,在聘请网格员的同时,组织基层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全部“入网”,依托挂点干部、基层民政干部、网格员等常态化开展走访摸排,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全省年均走访摸排困难群众50万余人次。

“大数据”织密保障困难群众之网。江西省民政厅以现有社会救助平台为基础,拓展搭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将57万城镇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等低收入人口纳入动态监测范围。围绕因病、因残、主要劳动力死亡等10项因素打造监测预警触发场景,定期与医保、残联等部门开展数据比对,对高返贫复困风险人群预警,推送线下摸排核实,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救助范围。去年江西新增城市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15886人,累计对680名受疫情影响的失业人员发放临时救助金93.83万元,对3281名符合条件的未参加失业保险且无生活来源的失业人员发放临时救助金487.98万元。

如何帮扶——

分类施策精准救助

加强培训帮助就业

“政府安排我在渼陂古村上班,每月收入3000元,离家近能照顾家,丈夫看病免费,儿子上学有补助,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吉安市青原区文陂镇文昌社区居民刘安娟说。

刘安娟的丈夫患尿毒症需要长期透析,孩子上学,家里6人只有刘安娟一个劳动力,生活举步维艰。了解情况后,青原区及时将刘安娟家中符合条件的5人纳入低保,为她丈夫申请了免费大病救助。如今,刘安娟在政府帮扶下从事保洁员工作,一天收入100元左右,大儿子毕业后在外务工,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为动态把握困难群众生活情况,江西省民政厅健全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与公安厅等10个省直部门、省电力公司等145家法人机构实现37个大类729小项信息联网查询,取消可以通过核对查询的证明材料。困难群众申请社会救助,只需提供居民身份证、经济状况信息核对授权书,申请材料从“一沓纸”简化为“一张纸”。同时,依托“赣服通”省政务服务平台,联通公安部门人口信息库,实现扫码登录、“扫脸”授权、掌上申请、全线跟踪,确保困难群众足不出户即可申办救助。自2021年功能上线以来,累计为7.23万人次、223.14万人次提供掌上申请、人脸授权服务。

针对群众的不同困难程度,江西将城镇困难群众分为特困、最低生活保障、低保边缘和支出型困难4类家庭,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并将其全部纳入“三道医疗保障线”救助范围。对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困难群众,政府兜底;对有劳动能力但就业困难的困难群众,加强技能培训,提供就业机会;对因突发原因造成生活一时困难的,落实临时救助“先行救助”政策,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如何持久——

探索长效救助机制

形成完善政策体系

“我今年52岁,也没一技之长,平时靠打零工维生。感谢社区干部给我免费技能培训的机会,帮我找到工作。现在我在一家服装店上班,等我再学习一段时间,准备自己开店。”南昌市西湖区南站街道铁路二村社区居民万建英说。

南昌市红谷滩、新建等区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城镇就业困难群体得到及时就业援助。为更好支持自主创业,南昌县、安义县组织专家,为创业者传授经营管理、税务知识,提供再就业政策等信息,邀请创业成功人士与学员面对面,交流经验和教训。东湖、进贤等县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在落实创业贷款政策过程中提供快速精准服务,居民在社区窗口即可办理创业贷款。

探索长效机制,把城镇困难群众解困脱困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大局,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统筹谋划、整体推进。省市县三级都成立党政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各级领导小组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重大问题,推动城镇困难群众解困脱困工作。

织牢社会保障救助网。江西出台《加大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力度意见》,形成城镇困难群众解困脱困政策体系。对城镇4类困难群众精准救助、综合救助,对低保、特困对象在落实基本生活救助的基础上专项救助,对不符合低保或特困供养条件的低保边缘、支出型困难家庭,根据实际给予相应的专项救助或实施其他必要救助措施;将城镇困难家庭上学子女纳入国家“奖助贷勤减免”学生资助体系,42.83万人次城镇困难家庭学生得到资助。

积极推进“造血式”扶贫,先后帮助7.38万有劳动能力的城镇困难群众顺利就业。同时,积极打造分层分类救助体系,以基本生活保障为核心,推动就业创业、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保障等。信丰、石城、兴国等县免费提供技能培训,开展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工作,将脱贫户融入县域经济特别是产业发展链条中,实现稳定脱贫、持续增收、长期受益,三县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共1万多名,带领3万余户脱贫群众实现增收。截至目前,全省88.61万城镇困难群众中57.85万人成功脱困,30.76万人通过纳入兜底保障如期脱贫,城镇贫困群众占城镇常住人口比重由3.4%下降至1.18%。(本报记者 郑少忠)

来源:人民日报


<上一篇:湖南澧县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下一篇:焦点访谈丨守好农村地区救治阵地>
0.095

联系我们
展开
  • 微信扫码咨询
  •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
  • QQ客服
  • 陈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陈老师
  • 刘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刘老师
  • 杜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杜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