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事|回家过年
 日期:2023-01-20   浏览:777   来源:瑞金红色教育培训  返回列表

新华社香港1月18日电题:回家过年

新华社记者 苏万明

“虽然平时可以和父母视频聊天,但始终希望能摸摸他们的手。”时隔近3年,68岁的香港市民高越再次跨过深圳河——这一次,他探望父母,回家过年。

1月5日下午,当香港和内地逐步恢复人员正常往来的消息传来,高越和妻子罗建华激动相拥。

当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介绍有关细节安排:香港与内地通关的首阶段将从1月8日起开始实施,每日最多可有6万港人经海、陆、空口岸北上进入内地,无需隔离检疫。

高越看完发布会,随后上网“抢”过关名额。“我们下午6点左右进网站,发现第一天的已被抢光,只抢到了9日的名额。”高越说,虽然晚了一天,但也觉得很幸运。

高越是华侨后代,26岁时和妻子移居香港。高越的父母已90岁,居住在深圳。近3年他们一直未能回去看望,倍加挂念。

“通关是最好的新年礼物。”高越说,这里有国家对香港的关怀,也有特区政府的努力安排,他对此很感激。

“很多街坊内心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期待疫情赶紧过去,社会尽快复常,大家也愿意为此努力。”高越和身边的朋友们都很自觉地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严格遵守特区政府的防疫规定。

去年春节前后,香港疫情形势严峻,高越夫妇还热心地给确诊街坊送退烧药和快速测试剂,并代买生活用品等,共克时艰。而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援港抗疫也给他留下深刻记忆。

高越后来也感染了,在家隔离多日。“是祖国和社区街坊的支持,让我平安渡过。”他说。

香港故事|回家过年

1月7日,香港市民高越(右)和妻子罗建华展示给父母准备的年货。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出发回广东前,高越夫妇非常兴奋。这几天,夫妻俩都在准备和采买看望老人的年货,海参、腊肠、黑豆、开心果……已经塞满了两大拉杆箱。

“这次回去,要陪老人多住一段时间,好好过个春节!”高越夫妇满怀期待。“我们还要去看一些名胜古迹。祖国地大物博,有一辈子都学不完的文化历史。”高越说,疫情之前他们每年回内地四五次,至今已去过十余个省(区、市)。

他们时常回忆那些地方的山水人文,经常在家里翻看照片和视频,平时也一直留意内地新闻。今年春节的内地之行,他们将先到广东,然后再去罗建华老家湖南,看望亲人,并探访名胜。

“通关之后,往来方便了。我们心里已有很多计划,一步步来,一年年来。”高越说,下一次再回内地,他们计划去敦煌和泰山,以及小时候生活过的北京。

“年轻的时候我很喜欢到国外旅游,但年纪越大,我越觉得祖国大好河山美,越觉得有吸引力。”每到一个地方,高越听着导游讲当地历史,心里也会产生共鸣,“这种感觉,其他地方给予不了”。

“我们这么做也是希望能更多地贡献香港社会。”高越说,香港同胞加深对内地的认识,可以促进交流和融合发展。出于对香港的感情,自己也很想尽一点力。平时,在小区里,夫妻两人经常向街坊“图说”内地,介绍内地历史文化和最新发展。

就在回内地前一天,罗建华还到小区附近的学校,给社区举办的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回归25载”填色及贴图设计比赛颁奖典礼当义工。

“香港是块福地,是我定居的地方,我希望香港越来越好。”高越说,这几年香港经济低迷,但那只是暂时的。因为香港地理位置优越,背靠祖国、面向世界,何况现在还有粤港澳大湾区这个大舞台,未来潜力无限。

香港故事|回家过年

1月9日,香港市民高越(右)和妻子罗建华拉着行李箱,准备过关回家过年。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回家的日子终于来了。1月9日11时左右,高越夫妻俩拉着行李箱抵达落马洲口岸。排队过关的队伍不算长,大家脸上都带着笑意。

随着春节临近,香港市民经陆路口岸前往内地的需求更加殷切,过关人流如织。特区政府的网上预约系统资料显示,1月18日至21日的名额已将近约满。香港特区政府与广东省政府和深圳市政府沟通协调后,决定上调1月18日至21日(腊月二十七至三十)这四日的通关配额,将指定陆路口岸的每日单向总人数安排由50000人提升至65000人。

视频记者:阎月巧、万后徳、梁家骏、许淑敏、苏万明

来源:新华社


<上一篇:满园花卉迎新春:香港年宵花市里的“团圆故事”下一篇:应急管理部调度部署春节假期安全防范工作>
0.128

联系我们
展开
  • 微信扫码咨询
  •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
  • QQ客服
  • 陈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陈老师
  • 刘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刘老师
  • 杜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杜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