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特殊教育领域里的“不老松”
 日期:2022-10-28   浏览:850   来源:瑞金红色教育培训  返回列表

工作进入第34个年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北京市通州区培智学校课程室主任李银环每天的工作安排依然满满当当,教课、带徒弟、搞行政,忙到嗓子经常是沙哑的。虽然休息时间更少了,但她的干劲十足。

res01_attpic_brief

她就像是残障学生的第二个妈妈

李银环1988年进入通州区培智学校工作,在三十多年和残障学生的相处中,她意识到要打开学生的心灵“窗户”,就要有一颗非同一般的爱心,这里说的“爱心”包括真心、耐心、信心、恒心、理解、尊重、宽容等多种含义。她相信每个孩子都宛如种子,用心培育就会发芽,即使学生身有残障,只要不放弃努力,终有一天老师会看到花开的一刻。

她给学生喂水喂饭,给他们洗洗涮涮;她训练学生上厕所,带他们去看病;她包容学生无心的打骂,耐心帮助他们改变不良习惯……李银环全身心扑在残障学生身上,就像是他们的第二个妈妈。

一个周一的早晨,13岁智障女孩小丽的妈妈带小丽从五十里外的农村赶到学校,不好意思地询问李银环,“李老师,孩子来月经了,自己不会弄,我急着上班,您能帮她弄一下吗?实在不行,我就带她回家休息几天。”小丽家境贫困,母亲要养家糊口无法分身照顾孩子,看着家长无奈又期盼的目光,李银环一口应承下来,“放心吧,孩子就交给我。”从此,她承担了给小丽换卫生巾、洗内裤的任务。一开始小丽不配合,经常把她的手、衣服弄脏,她从不气馁,每次都是微笑着鼓励小丽,手把手教,用了近半年时间,小丽终于学会自己料理了,并在各方面都有进步,还当上了班干部。

李银环对残障学生的爱得到校内外的广泛认可,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北京市“人民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她也曾有过离开特教岗位的机会,可她离不开那些可爱的残障孩子,注重精神追求的她,看重的是在特教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浓浓的职业满足感和成就感支撑着她继续兢兢业业地干好每一天。

担任教导主任一职后,李银环经常早晨在校门口站岗值班,检查学生的仪容仪表。这天,一个学生走进校门,她立刻挺直身子等着学生问候,可学生却像老鼠见了猫一样溜边跑走了,这让她有点尴尬。她没有找到学生“纠正错误”,而是采取了一个迂回策略。首先,她看到学生时主动问好,同时说出学生的名字,以此体现师生关系的平等和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其次,她利用晨检、早操、巡视、听课等各种场合多与学生接触,拉近彼此的距离。

这个方案果然收效很好。小新是老师们公认谁都不理的学生,当李银环第一次主动问好时,小新眼神诧异地瞟了她几眼,没吭声。几次之后,小新慢慢开始回应“嗯”的一声。她再接再厉,增加一些问好的内容,比如“小新早上好,今天是不是有些不舒服呀?”“小新,今天真精神!”等等。渐渐地,小新不再回避她,师生之间的话多起来,最后能主动向她问好了。

李银环的付出大家看在眼里。有一天,一位学生家长走过来问她,“老师,这些学生您都教?” “不是。”“可我发现您认识每个学生,您真是个好老师!”她没想到主动问候这么小的事能得到家长这么朴实又很高的评价,心里特别欣慰。

她创办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李银环希望把自己多年的特教工作经验分享给同事们,带动更多老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并且集中力量去攻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2010年,她成立“银环名师工作室”;2015年在通州区教育工会的支持下,李银环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挂牌。

李银环指导工作室成员改进教学细节,怎么做感统、语言训练,怎么让课程更浅显易懂,怎么开展游戏等。工作室编写了低中高三个学段的生活化读本,明确了学生在各学段要掌握的生活技能,以及老师如何站在本学科角度来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构建了系统的个别化教学管理体系,创设了通州区培智学校生活化教学特色品牌,让每个残障学生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机会,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李银环自认是一个要求极高的严师,给成员们布置了很多任务,比如每年必须读一本专业书并写下读书笔记、必须有1至2篇获得区级以上奖项的论文、必须上一节区级以上公开课或研究课、必须带一个徒弟、必须搞一次科研课题、必须给学校同事做一次培训等,今年还“加码”要求每名成员在年底前至少做三节家长讲堂。她不爱在口头上表露对徒弟们的心疼,却为他们提供了办校刊、参加高级别培训等一次次展示交流机会,帮助他们的教学水平飞速提升。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学校从线下转为线上教学的初期,李银环和她的同事们非常不适应。“我们的学生和普通孩子不一样,他们坐不住,很难集中注意力听网课,也不会使用电子设备,必须有家长在旁边陪同,但家长自己指导孩子也有困难。”

没有经验,李银环和同事们就从头编排微课程,选取一些好的儿童绘本编成有声音有画面的微视频,通过故事融入知识点,让残障孩子居家参与学习活动。白天残障学生的家长要上班,有的老师就等到家长晚上回家后再进行线上指导,方便家长的陪护,家长有问题还要单独做指导。

就这样,李银环带着20多个工作室成员逐渐摸索,根据各年龄段残障儿童的特点和需求创设出一套体系化的线上教学模式,编排了几百节微课,把每天的课表安排得井井有条,还为市里制作了一批教学资源。工作室还精心选取了四五十节绘本微课放到通州区教育教学资源网上,分享给其他开展融合教育的学校学习采用。

“严师出高徒”。在李银环的引领下,工作室成员数量从最初的10个人到现在翻了一倍多,青年教师很快评上区骨干教师乃至更高水准,同事们在工作上遇到困难,都爱找她请教。

李银环表示,特教工作者要尽心尽责干好工作,也希望社会各界携手同心,推动特殊教育向着高质量、高水平的灿烂明天前进。

(据劳动午报消息 劳动午报记者 任洁)

来源:中工网


<上一篇:三季度上海经济加快重振实现V型反转下一篇:飞越“四叶草”!国家会展中心场馆景观装饰全面定妆喜迎进博>
0.079

联系我们
展开
  • 微信扫码咨询
  •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
  • QQ客服
  • 陈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陈老师
  • 刘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刘老师
  • 杜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杜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