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纾困保主体稳经济
 日期:2022-12-29   浏览:816   来源:瑞金红色教育培训  返回列表

稳经济的关键是保市场主体。202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内外部环境,金融业瞄准“助企纾困”这个重点,推出了一系列有力有效的实招,为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提供了坚实支撑。数据显示,前11个月,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19.91万亿元,同比多增1.09万亿元。

跨周期调节稳融资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外需收缩进一步显现,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对经济运行形成制约。相应地,信贷有效需求下降,4月份、7月份金融数据出现短期波动,人民币贷款同比分别少增8231亿元、4042亿元。

越是面对下行压力,越要强化跨周期调节。我国先后实施了一系列扩大有效需求、促进结构优化的政策措施,国民经济运行趋于好转。二季度经济实现正增长,三季度GDP同比增长3.9%,比二季度加快3.5个百分点。

扩大有效需求,离不开金融的协同配合。一方面,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强化跨周期调节,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8.08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在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下,重点纾困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受困行业企业等。截至今年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23万亿元;授信户数近5400万户,是2017年末的4倍。

制造业贷款增速再创新高。据介绍,截至今年11月末,中国工商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达3万亿元,增量超8000亿元,增速达38.3%,是10年来增量最大、增速最高的一年。截至10月末,中国农业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突破2.2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超3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我们将持续加大对文旅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大、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提效。”工商银行副行长张文武表示,将与各方携手,激活文旅消费,加快促进行业复苏回暖,助力经济恢复向好。

降低企业综合成本

降低实际贷款利率、贷款延期还本付息、银行主动减费让利……为让受困行业企业挺得住、过难关、有奔头,一系列金融纾困政策先后落地生效。

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要做好“减法”。实际贷款成本是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的大头,也是做减法的主要对象。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向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要动力。今年以来,5年期以上LPR经历三次下调,截至12月20日已降至4.3%。“这对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提振市场主体信心、促进信贷有效需求回升具有积极作用。”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说。

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要做好“加法”。要适当延长受困企业的贷款还款时间、付息时间,或为受困企业合理续贷。5月份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合理续贷、展期、调整还款安排,不影响征信记录,并免收罚息。“对于延本延息的贷款,我们应延尽延,对于符合条件的续贷,能续尽续。”工商银行行长廖林说。

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还要做好“除法”。银行要主动为受困企业免除、减免费用。“银行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要合理向实体经济让利。”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说。今年以来,不少商业银行主动减免了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开户手续费、账户服务费、转账汇款手续费等费用,并主动承担了部分抵押物保险费、评估费、抵押登记费等。

实体经济的综合融资成本有望进一步下行。央行已于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这不仅将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还将为金融机构每年降低资金成本约56亿元。“当前,银行体系净息差压力仍然较大,需要通过降准释放低成本的中长期资金,为更好地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打开空间。”温彬说。

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

金融助企纾困,既要坚持发展,也要兼顾安全。今年以来,金融业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着力平衡好“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与“推动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为房地产业提供流动性,满足合理融资需求。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表示,房地产链条长、涉及面广,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对于金融稳定也具有重要影响,是外溢性较强、具有系统重要性的行业。

今年以来,多部门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信贷、债券、股权融资“三箭齐发”,引导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一是信贷投放平稳有序。今年前10个月,银行业累计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2.64万亿元,累计发放按揭贷款4.84万亿元;11月份,六大国有商业银行、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先后与多家房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市场预期企稳。二是债券融资基本稳定、合理增信。此前,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已先后受理3家民营房企的储架式注册发行。三是股权融资进一步优化。中国证监会11月份宣布,在股权融资方面调整优化5项措施,包括恢复涉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等。

另一方面,推动行业并购重组,以市场化方式化解风险。去年12月份,监管部门印发通知,鼓励金融机构以市场化方式支持风险化解、行业出清。今年以来,已有多家银行安排了专项额度,推动足值项目与问题开发商脱钩。

此外,备受关注的“保交楼”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今年8月份,财政部、人民银行等部门宣布,完善政策工具箱,通过政策性银行专项借款方式支持已售逾期难交付住宅项目建设交付。“截至目前,‘保交楼’专项借款资金已基本投放至项目,资金投入带动形成一批实物工作量,有效促进了项目的建设交付。”中国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说。

根据部署,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将扎实推进。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要立足我国巨大需求空间支撑,持续优化需求侧管理,加大对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金融支持力度。(经济日报记者 郭子源)

来源:经济日报


<上一篇:闯荡乡村!这群青年在“蹚”路下一篇:黑龙江深挖冰雪资源让“冷资源”释放“热效应”>
0.181

联系我们
展开
  • 微信扫码咨询
  •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
  • QQ客服
  • 陈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陈老师
  • 刘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刘老师
  • 杜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杜老师